气清景明,连根培福
发布日期:2013年04月17日 来源:网站原创 阅读:3514
分享到:

清明节,是一个祭祖扫墓的传统节日,扫墓又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记载:“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传统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扫墓、禁火,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的确是一个意义深远、富有特色的节日。

今年的清明,风和日丽,回家的路上车水马龙。小长假的第一天,天才刚亮,人们就迎着微凉的晨风,纷纷出门忙着回乡祭祖扫墓。到了八九点钟的时候从昆明出城的各个交通要道收费站已是拥堵不堪,高速公路的出口路段排起了长长的车队。据相关部门统计,三天的清明节假期,云南已超过146万人次去祭扫。

由于天干物燥,政府提倡文明祭扫,大家都积极响应。每到墓前,后辈子孙们必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干净,在祖坟上插上彩纸坟标。清明本流思亲泪,但我觉得先祖在天之灵一定不愿意看到我们在他们坟前伤心流泪的样子。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气清心明,怀着感恩之心,那怕不燃一香一烛,供上茶酒果点和亲人生前喜欢吃的一些食物,双膝跪拜祖坟前,闭上双目,逝去亲人的音容笑貌清晰呈现于我们的脑海,他们生前的谆谆教导仿佛又在耳际回荡,先祖之灵,感应儿孙的叩拜,想必他们也会满心欢喜,倍感欣慰。我们的生命在这份连接中再次被孕育着。每个人都像一棵生命树,先人、先烈、先祖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根,根深叶茂,根断必枯;唯有先祖之灵安宁了,后辈子孙才能平安、快乐地活在当下;“祖先遗德,福泽子孙”,人若忘祖,必衰。此时,我们要在每年的这个特殊时节,通过这样一个庄重的仪式来认祖归宗,连根培福,培福则得福,得福还要惜福。

记得上次在西安黄帝陵,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让我印象颇深。一位海外老华人来到黄帝陵时说了这么一段饱含深情的话:“我双腿跪地,双手按地,并不是为了默哀,仅仅是为了连接五千年的血脉,让祖先的血和我的血共流,让我们用血来浇灌爱。”老人的举动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个感人画面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显现。回到旅游车内,张明敏略带沧桑的歌声《我的中国心》唱出了许许多多海外游子的念家之苦和思乡之情。也许只有漂泊已久的游子才有如此深沉的思乡情怀。“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因为我们的根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清明扫墓,在我看来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提醒。因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忙碌的人们往往变得很健忘,无论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有多么深刻多么震撼,一旦时过境迁,都会在记忆中渐行渐远,渐远渐淡,渐淡渐忘。特别是当今社会,日风韩潮、西方时尚正在中国大陆日愈盛行,正在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些唯利是图的商家利用各种洋人的节日制造商机,让很多人狂热追捧,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带孩子的家长,就如圣诞节,有的孩子叫家长买些苹果,用花花绿绿的塑料包装纸包好拿到学校送给老师和同学,这或许是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也或许是一种时尚的跟风,但不管这种表达的方式正确与否,家长的盲目支持也说明了他们目前对孩子的教育有些迷惘。我们也不知道当老师们收到这么多苹果时内心又是什么样的感受,他们能不能把这些苹果吃完是其次,更多的是对孩子这种所谓的节日祝福或感恩的表达作何思考?这些包装苹果的塑料纸又做如何处理?他们对孩子应该怎样去正确引导?类似的洋节还有诸如愚人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都让很多年轻人盲目跟从,以花钱吃喝玩乐的方式欢庆,他们又对国外这些节日背后的文化和历史了解多少?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他们却丢在一边,不屑一顾。这种现象是不是值得我认真思考?传统的东西是需要传承和弘扬,还是被外来文化覆盖或彻底丢弃?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应该好好反思了。诚然,我们可以忘记曾经的痛,但是,我们更需要记住昔日的好,我们的根不能忘,本不能丢,中华民族的孝心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这个传统我们应传承而不能丢。尽孝,我们成年人应该树立榜样,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在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影响着下一代人的进步。

而今传统节日逐渐复苏,国家也将其列为法定假日,自有它的必然性,这是对断了层的传统文化的一种呼唤,它将慢慢引领和激活华夏儿女蕴藏在心底的一种生命潜能。在这个气清景明的时节,通过祭扫仪式让我们的心与先祖进行一次亲情连接。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能否造福后代,令祖业代代兴盛,让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得以弘扬,让传统文明深入人心,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受益启智,这需要我们作为儿孙辈的共同努力。当父母都还健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孝,“百善孝为先”,有水先往树根浇,有福先让父母享。“子欲孝,而亲不待”,什么事都能放一放,只有孝敬不能耽误、等不得。只有尽孝,才能根深叶茂花果好。只有尽孝的传统代代相传,辈辈相续,方能共祖共荣。我们要通过祭拜祖宗,连根培福,让每个鲜活的生命活得更加精彩,更有质量。我们要深深意识到,根深则蒂固,有根才有树,有树才有子,有子才成林。

感恩清明,感恩生命,当看到满山的林木新枝吐绿,欣欣向荣的景象,我想,那就是先祖们借助春深的土地给予我们生生不息的祝福。